關鍵就是無形的氣,我們要練氣要練神,借助這個動作來練氣練神的,這就是有為之中蘊無為,有形之中蘊無形。咱們這次提出,咱們這次練功要著眼在氣。以前我們也講這個問題,我記得早在石家莊,那時董紹明董老上哪兒去,“鶴鳴啊,你這個情況,練這些動作幹什麼呀?讓大家靜坐多好啊”。我說:“董老,你們坐和動有什麼區別,我說你坐不是你那個形體坐在哪兒呆著嗎?不也是形體嗎?你那兒一坐一盤腿,不也得有動作嗎?你一坐就沒動作啦?你一坐,把身形調整調整,不也有形體動作嗎?我說你那個動作呢比我這個動作少了點兒,我說你那是以五十步笑百步,跟我這差不多”。
當時我在黑板上寫嘛:有為之中蘊無為,有形之中蘊無形。他一聽,“鶴鳴你今天講這個話我太受啟發了,原來我就太執著與靜功啊、靜功啊”。所以咱們智慧功就不那麼搞,這就是把這個無形的、無為的蘊藏在有形有為當中來,但是你練功的時候你應該懂得,我通過形體動作來練什麼,咱們不是為了單純地練這個形,是要通過練這個神和氣來解決形,而這個神和氣既有自身的神和氣,又有外面的氣和神,外面的神不是神仙的神,外面的神就是那個最根本的信息量,即原始混元氣,咱們還叫一個氣就完了,因為咱們智慧功講精氣神都是一個氣的表現嘛,就練這個氣——最根本的無形的氣。
捧氣貫頂法的每個動作、每一處都要體會這個氣,你得有意地去體會它去。這樣練起來呢那就事半功倍了。我們把這個神和氣和你這個人的生命活動結合到一起,和有形肢體的運動結合到一起,這樣來練。不是單純地練神和氣,這個好好在哪兒呢?以前咱們書上沒寫,今天我就是發揮一下。
因為咱們這個形體它就是由氣凝聚而成的,形體不同部分的氣有不同的特殊性,形體本身是凝聚的比較密集的氣,在它的周圍有稀疏的氣,如果我們把意念和這個形體一結合,結合的很好,那麼這個意念就和非常質密的氣結合到一起了,它就不是一個簡單的周圍光流動的稀疏的氣了,不是全身流動的這個氣了,局部有局部的特性,手有手的特性,腳有腳的特性,心臟有心臟的特性,肺有肺的特性,當你一注意手的時候,意念和這個手的氣結合了,這麼一結合,結合的很密切,
所以讓這個神和這個氣結合的更密切了而且結合著動作,這一個動作本身它就能夠引著氣變化,這個意念和變化的氣一結合,它是個動態的結合,而且和生命活動結合到一起了,所以這樣的作用就更大一點。你若不然呢,一安靜,一守氣,這個氣它自己怎麼變化,它是個自然變化,動量小,變化量小,這一動彈,氣變化量大,
所以我們用動作和意念結合到一起,集中精神作動作,那本身就要求你意念和形相結合,而且和形的運動過程相結合,這麼一來,和那個氣的結合度就大了,調動氣的作用也就大了,而且不需要搞特殊的運動。我們可以在練功當中認真的體會一下,你可以守著這個胳臂,你不動彈,守著試試,你動動,守著試試,看看感覺什麼樣子,三心並站莊,手這麼呆著,感覺什麼樣子?然後反復開合,手感覺什麼樣子?絕對感覺不一樣
我們要通過形來練氣、來練神,而這個神是虛的,這一點是咱們智能功的最大的根本特點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