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般貫頂前老師都需要給大家講一講,要講教給你方法,這個法是什麼,這個法應該起什麼作用,講一講這個道理。講這個道理本身,那就是老師他自己內在的練功的體會,通過言詞展現出來。所以說呢,一般老師在貫頂之前都講法,講完法之後再按照一定的儀式把講的東西來歸於你自己,這裡面關鍵的關鍵在於老師能不能和他的學生過去叫徒弟,他們的心能不能通起來,所以以前要求學生對老師要無比的恭敬,無比的信仰,不允許對老師有任何的懷疑,基本上要具備這麼幾個條件。
因為你自己必須對老師很尊敬、很信仰,你才能夠把老師講的當成真實的東西把它接收過來,如果你對老師不夠尊敬、不夠信仰,那麼資訊就不好通了,這一點呢,傳統佛家密宗在貫頂前要求是很嚴格的。說對老師不能夠懷疑就是以前我們講的對老師的臣服問題,老師說了,你內心就信,沒有第二個念頭,就這個樣子,你就去做去,不懷疑,那就是這個樣子。老師在貫頂時講的道理(平時可以不算),如果老師說那個煤是白的,那就是白的,說是紅的就是紅的,說是綠的就是綠的,這樣才行。不允許自己想:“不是這個樣子吧?”不能這個樣子。就是說對老師的行為絕不允許有任何的懷疑。
傳統密宗書裡面說過,有一個人帶著他的僕人看一個密宗大師,密宗大師嘛,有的修密宗的是雙修,是帶家屬的,當時有個空行女,也叫師母,他那個師母呢在吃一個蝨子,身上找那個蝨子,摸了個蝨子把它吃了。拜老師人一看,唉呀,怎麼把它吃了,這不是殺生了嗎?他倒不是想這麼髒啊,怎麼把個蝨子給吃了,他想這不是殺生了嗎?這個人是修佛教的,他這麼想倒是符合佛教的理論。他帶的僕人呢,也跟他一起修,也學佛法、佛經這些密宗知識,他的僕人一看師母在吃蝨子就想,我要是那蝨子多好,這樣一來師母就把我度脫了,就上西方極樂世界了,他是這麼想。僕人的這種想法對老師的信賴就和那個人大不一樣了。那個師傅是有他心通的,所以這麼一來給這個僕人一加被,一下子升天飛走了。這是佛家的一個記載,密宗是當做真實事蹟來宣傳的,我們可以當做神話小說來看。像這種東西,在密宗裡面非常強調,強調徒弟對師傅的信賴。
這裡面還講過一個密宗的大師米勒日巴,他最早拜師的時候,他的那個師傅到處給出難題,讓他蓋房子,蓋上之後拆,拆了之後再蓋,反復這麼弄,吃了很多苦,到最後米勒日巴修煉成了,成為密宗很有成就的法師。像這些東西,都是講對老師的一種信賴,你要是沒有對老師的這種真正的信賴,照過去講的師傅以心傳心,那是做不到的。過去講,很多高層次的功夫需要老師去印證,要老師印證給你指明了是什麼東西。尤其是在過去講,人的本性是什麼?佛家很重視這個問題,探討人的本性、人的心性是什麼?人的精神的這個神,人的這個心是什麼,講這個東西,會帶著一種境界來講,我們每個人能不能接收它?像禪宗講明心見性,講這個明心,要進到一種境界來講,能不能接收,跟這個人的基礎有關係。過去講要是接收了,從老師那接收了,就叫做領恩,領了老師的恩德。這個領恩要從對老師的無比的信賴和臣服中,從這裡一點一點去磨煉。(節選龐老師的講話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