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人說元氣是個恍惚,道是個恍惚,實際上是元氣的恍惚自然,古人對道的許多描述,其實是對元氣的描述。 道理懂了之後還要琢磨,到了道這個層次,沒有超常智慧只能靠理性思維去想。如果會這麼思維了,就叫做“以理作意”,明瞭道理用這個道理去想、去琢磨,琢磨著了,感覺到了,腦子裡會有一種特殊感覺——無形無象的。感覺到它以後,功夫就上長了。我們是先明理,然後去琢磨,琢磨之後有感覺了,馬上逮住它,經常是一動就有,一動就逮住它,總是歷歷在目,這樣功夫就不一樣了。要用它化你的身體,充滿身體的每個地方。
有時躺在床上,就閉著眼想銀河系中心,銀河系中心在哪兒你也不知道,反正非常遙遠。一想,腦子裡有一種特殊的空空蕩蕩的感覺,而且是非常快的一刹那。總那麼空空蕩蕩又不對了,又不是它了,是腦子裡邊的氣在起作用了,一想的一刹那,一種“虛、靈、空”的感覺,那才是它,才是元氣。一下子不易想著,就要經常想,一下想對了,裡邊是一種特殊感覺——舒服暢快,但不是無,它和任何形象都不一樣,想著它之後,這才是想著原始混元氣了。古人認為想著原始混元氣就解決一切了,其實這與體察到意識活動還不等同,這只是感覺到原始混元氣了,不是“見性”。 學習原始混元氣,同學們可結合著古人說的和我們講的互相討論,你說你的,他說他的,也別爭,誰也別說誰不對,誰都證明不了誰對誰不對。這些問題大家湊一塊多嚷嚷,三五個人在一塊兒討論討論互相啟發。其實誰說的也不對,我說的也不對,它本來是超常態的內容,用常態怎麼能說對呢?你說點我說點,由於你說不是靠你的語言,而是靠你的心理狀態,心理狀態一“說”,你激我一下,我激你一下,可以加深大家的領會和理解。這就是不讓同學們記筆記的道理,你要只聽我用語言這麼說,那不行,你要用心聽,我說著說著你覺得心裡邊一動彈,那一動彈就是個感覺。
“以理作意”,這樣做,就是讓你練功夫、長功夫的,用這個理論練功夫去,你就經常想它,它是什麼你不知道,用這個“不知道”,支配你去想。這不是矛盾嗎?對,就是這樣,在這個矛盾當中你能理出頭緒來就是功夫。所以過去根本大道不好學,就在這點上,不好悟,不好理解它。不好理解還要理解,這樣琢磨……就出本事了,這是根本大道。對於根本大道,還有很多東西,以後再講。過去說點開玄關竅,要點開它還得靠你自己開。我這裡用語言說一說,你一收,有的人感覺到了,“噢,對了,玄關竅就是它!”可不是我用手給你掰開,理要悟,你自己去琢磨,去悟去。玄關竅在什麼地方,怎麼搞,怎麼體會,那是要傳,方法要靠自己苦練。
|